21評論丨美債風險仍存,解藥在美聯(lián)儲嗎?
據新華社消息,當?shù)貢r間5月29日,美國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在白宮會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杰羅姆·鮑威爾,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首次與鮑威爾面對面會晤。白宮稱特朗普敦促美聯(lián)儲降息,美聯(lián)儲則稱鮑威爾堅持獨立制定貨幣政策。
這使得近期處于跌勢的美國國債市場稍有緩和。白宮發(fā)言人表示“會上特朗普認為鮑威爾未能下調利率是一個錯誤,此舉使美國在經濟上處于劣勢”。盡管美聯(lián)儲的官方申明中并未透露降息的任何信息,但市場打開了美聯(lián)儲降息的想象空間,畢竟這是特朗普總統(tǒng)第一次在正式場合敦促美聯(lián)儲降息。截至5月29日,美國10年期、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錄得4.43%和4.92%,較5月21日的高點分別下降15和16基點,美債市場情緒緩和。
但是美國國債市場的風險還未完全解除,市場對美國債務的擔憂仍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很多場合強調過拜登政府留給他們的是和平時期最糟糕的財政。2024年美國財政赤字18323.8億美元,是近三年(2021~2024年)來的最高值,2024年美國的財政赤字規(guī)模大約相當于疫情前2019年9835.9億美元的兩倍。2020年疫情帶給美國31324.6億美元的巨額財政赤字,此外,由于疫后美國通脹大爆發(fā),美聯(lián)儲鷹派加息,美國政府凈利息支出也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2024年美國凈利息支出8811.2億美元,是2019年(3751.6億美元)的2.35倍。盡管在美國關稅大棒的支持下,2025年4月美國實現(xiàn)財政盈余2584億美元,創(chuàng)下2022年4月以來的最高單月盈余,但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總體仍是赤字狀態(tài),第一季度每月財政赤字規(guī)模分別為1286.4億美元、3070.2億美元和1605.3億美元。剔除季節(jié)性因素,4月美國財政盈余的可持續(xù)性仍然存在很大未知數(shù)。
再者,美國萬億美元級財政支出法案(《美麗大法案》)通過,加大了市場對美國財政問題的擔憂,尤其是美國政府效率部門(DOGE)負責人馬斯克離職并對該法案表達了不滿,加大了市場對美國國債市場潛在供給的擔憂。5月2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5票對214票,通過了一項規(guī)模龐大的減稅和財政改革法案,特朗普的“美麗大法案”邁出關鍵一步。這項法案的核心內容包括延續(xù)2017年特朗普首個任期內實施的減稅政策,同時新增了一系列2024年競選期間提出的減稅措施,預計在未來十年將增加美國財政赤字3.06萬億美元。為了抵消減稅帶來的財政缺口,法案對聯(lián)邦醫(yī)療補助計劃和補充營養(yǎng)援助計劃削減超過一萬億美元的支出。此外,該法案還包括3500億美元的新支出,其中1500億美元用于國防開支,其余部分用于邊境支出、移民驅逐等。此外,本次“美麗大法案”將美國債務上限由34萬億美元直接抬升至38萬億美元,凈增4萬億美元。2025年1月美國已經觸及債務上限,財政部啟動非常規(guī)融資手段,這項措施可維持美國聯(lián)邦政府正常運轉至2025年7月~8月,因而7月~8月也是美債的一個關鍵觀察窗口!懊利惔蠓ò浮鲍@眾議院通過之后,美國政府效率部門DOGE負責人馬斯克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美國赤字不減少,美國將破產”。
再次,美債長期限國債拍賣情況仍然低迷,買盤力量動力不佳。5月22日美國財政部進行的20年期國債拍賣,該次拍賣的國債以5.047%的高收益率售出,略高于此前的拍賣交易利率。其中間接競標者(包括政府、基金經理和保險公司等)拿下69%的份額,高于平均水平。20年期國債拍賣總需求略低于平均水平,為可供出售債務量的2.46倍,顯示美國國內投資者對美國長期限國債的熱度持續(xù)走低。
未來美債市場好轉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寄希望于美聯(lián)儲降息,或者QE規(guī)模加大長端國債的購買;二是美國放松對機構購買美國國債的監(jiān)管和限制;三是美國財政收支狀況大幅改善。
從美聯(lián)儲資產負債表來看,截至5月28日,美聯(lián)儲持有的美國國債為42137億美元,較4月30日(42158.13億美元)有所減少。而5月28日美聯(lián)儲持有的期限大于10年的美國國債總規(guī)模15669.6億美元,較4月30日增加了約91億美元,表明5月美聯(lián)儲增持了長期限的國債。
4月美國推出所謂“對等關稅”以來,美國財政收入略有好轉,但對于美國巨大的財政缺口和潛在的財政擴張而言還遠不夠。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上任后,推出銀行放松監(jiān)管的措施有進展,但美國財長鼓勵銀行業(yè)增持長期限美國國債的計劃與當前投資者的意愿可能有悖。貝森特近日透露了一項醞釀已久的計劃,旨在壓低長端美債收益率。這項計劃的核心是短期內下調銀行的補充杠桿率(SLR)。SLR制度自2014年設立,要求銀行針對其總杠桿風險敞口持有一定數(shù)量的高質量資本,以確保在經濟壓力時期具備足夠的風險吸收能力。SLR下調可能釋放銀行信貸能力,降低企業(yè)和家庭的長期融資成本,還可以鼓勵銀行增持美債。但考慮到硅谷銀行的倒閉,很大程度受持有長期限美債的影響,而且當前由于美債期限利差走闊,投資者偏好短久期美債而非長期限美國國債,因而美國銀行業(yè)增持美債的意愿可能并不完全受銀行監(jiān)管放松的影響。
(作者:特約評論員吳金鐸)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