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11日電 題:股市對債市影響或接近尾聲
作者 劉郁 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8月第一周,債市利空因素逐漸出清,疊加股市表現穩(wěn)健,債市利率下行空間或進一步收窄。對比近期上證指數、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的日內走勢,可以發(fā)現在市場增量信息不多的背景下,股債之間呈現明顯的“蹺蹺板”效應,且從定價邏輯來看,多是債隨股動。這也使得股債行情的相對關系,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
從理論上來看,股市上漲往往通過“抽水效應”對債市產生影響。即通過資金面影響債市的流動性,即部分居民存款通過“銀轉證”的方式進入到股市之中,資金供給下滑,以及券商自營、理財、保險等機構階段性調整股債戰(zhàn)略配比,將部分負債由債市轉移至股市,債市需求減弱。然而在實踐中,居民端的投資風險偏好往往不會出現脈沖式的提高或者下降。原本習慣于投資存款或固定收益產品的居民,很難在短期內轉移資金至股市。觀察上證指數單月漲幅與居民存款余額的同比變化(存款數據存在較強的季節(jié)性,環(huán)比變化參考意義較弱),可以發(fā)現在股市連續(xù)上漲階段,居民存款余額的同比會隨之走弱。而股市的階段性大漲,往往不會造成居民存款時點性的大額流失。此外,對于機構來說,年中股債配比或存在一定的隨行就市調整空間,但幅度或同樣較為有限。
此外,通過提振市場風險偏好,可抑制債市情緒。近十年間,較為典型的股漲債跌案例或有四個,分別為2016-2017年的MLF(中期借貸便利)加息、2019年1-4月接連超預期好轉的基本面數據、2020年5-6月的央行逐步退出寬松政策、2022年9月起央行漸進回收流動性以預防疫情管控結束后潛在的通脹風險;氐疆斚,8日央行超額續(xù)作3個月買斷式回購,這反映出央行的呵護態(tài)度始終沒有改變。
與此同時,本輪股市對債市的影響或接近尾聲。2025年4月以來的股市上漲,所依托的更多是對“國家隊”托底股市的信心。隨著7月末上證指數連續(xù)突破3500點、3600點大關,股市進一步上漲可能需要依靠強宏觀政策支撐和公司盈利改善邏輯。因此,8月初開始,股市大盤板塊的日度走勢出現與3月調整前夕的相似特征。同時,股市融資余額已超預期增長,或反映權益博弈情緒達到頂峰,接下來市場將進入潛在回調期,未來兩周預計股市存在高位調整可能性。
風險偏好回落是助推債市下行的第一級火箭,第二級是降息預期發(fā)酵。美聯儲大概率會于9月重啟降息,8月中下旬雙降預期或升溫。
對應至短期策略上,8月以來交易盤的行為普遍較為謹慎,4-8日基金凈買入規(guī)模雖有提升,但更偏好信用及二永等票息品種,7-10年、10年以上國債僅凈買入46億元、107億元,7-10年政金債凈賣出59億元。對應至基金久期上,利率債基久期中樞普遍在4.5-4.6年間窄幅波動,市場風險可能不大。8-9月作為下半年潛在的“債!睍r點,我們傾向于可以適當放寬對組合久期的限制。從品種上來看,近期表現較弱的30年品種或具備較高的性價比。(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